为推动珠海市生活垃圾分类知识普及,10月25日,在市垃圾分类办、市团委和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党组的大力组织下,团市委联合太阳集团官网、暨南大学(珠海校区)、吉林大学珠海学院等八所高校共95名青年志愿者,开展了生活垃圾分类科普大篷车巡展暨垃圾分类“进校园”主题活动。
本次活动共设有4个站点,第一站是珠海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在这里,珠海市垃圾分类办副主任、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副局长王兆江发表了动员讲话。他倡议同学们以此次活动为契机,从自身做起、从志愿做起,积极培育志愿者队伍参与垃圾分类督导、检查等社会实践活动,深入基层社区与群众面对面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引导和志愿服务,做新时尚的坚定引领者、积极推行者、模范践行者和自觉拥护者。

团市委副书记黄静要求广大在校大学生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关于垃圾分类工作的部署安排,广泛动员、全员参与,充分发挥知识优势、专业特长,激发学生在垃圾分类工作中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提升广大在校大学生对珠海生态文明工作的贡献度,为珠海垃圾分类工作提交一份满意的答卷而努力。

动员大会后,同学们参观市城管局垃圾分类示范场景。

参观完市城管局的垃圾分类示范场景后,志愿者们抵达了第二站——翠香街道办垃圾分类体验馆,并参加了垃圾分类的宣讲培训。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同学们收获了许多关于生活垃圾分类的知识。

接着,志愿者们乘车前往第三站——斗门区莲洲镇参观农村垃圾分类示范点,实地考察了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情况,当地采用积分兑换生活用品的奖励制度提高农民进行垃圾分类的积极性。走访过程中,志愿者们看到莲洲镇农村垃圾分类工作井然有序,农村环境优美,切实地体会到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的显著成效,以及生活垃圾分类给农村带去的变化。
最后一站是珠海信环环保有限公司,志愿者们实地考察了珠海市生活垃圾处理的工作流程。据悉,珠海市每日产生的约3000吨生活垃圾,会从珠海各地运输到珠海信环环保有限公司,经过公司先进设备的处理后,能够真正实现珠海市生活垃圾“零填埋、全焚烧、零污染”。目前较为严峻的问题是从各地运来的生活垃圾种类繁杂,加大了焚烧处理的难度和公司的作业压力。为解决珠海市生活垃圾日益增长的压力,珠海信环环保有限公司第二期垃圾焚烧厂即将完工,同时也在规划建设第三期生活垃圾焚烧厂。

(图为生活垃圾焚烧全过程的微观模型图)
“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经过焚烧处理后的生活垃圾从被人们嫌弃讨厌的东西变成了可以为我们所用的各种资源,比如说,焚烧生活垃圾时产生的热量用来发电;垃圾渗滤液在经过一系列处理后得到可利用的水;垃圾焚烧产生的飞灰经过金属螯合后得到稳定化飞灰,以避免其污染空气;从炉渣中可提取铁、铜、铝三种金属;经过处理后的炉渣能变成环保砖等等。
(图为讲解员为同学们介绍生活垃圾焚烧后经过处理得到的资源)

(图为生活垃圾焚烧全过程实时数据进行联网监查的办公场所)
在合照留念后,此次活动顺利结束。通过这次垃圾分类“进校园”的活动,同学们深入了解了珠海市垃圾分类工作,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在跟珠海市城管局团委郭书记近距离的交谈中,同学们更加意识到生活垃圾分类的必要性,这对一座城市的长远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编辑/明芷安 审核/黄子英)